0

是枝裕和的电影《如父如子》

2018.07.19 | 默不许 | 286次围观

640.jpg

乖巧懂事的庆多六岁了,上小学前的入学面试,老师问:庆多像爸爸还是像妈妈?

爸爸说,他待人温和有礼的地方像我太太。

他的缺点是什么?

他的缺点与优点差不多,个性太温和,输了也不计较。身为父亲的我希望他能更有骨气。

庆多的妈妈是个温婉柔和的家庭妇女,爸爸良多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,公司的骨干,也是家庭的经济支柱。和大部分事业成功的男人一样,爸爸良多的性格坚韧好胜,处事作风强硬,为了生计加班工作、维系社会关系,几乎没有时间陪伴家人。同时因为对儿子的未来寄予厚望,所以对庆多的要求很严格,常常用威严掩盖了对儿子的疼爱。

可是为什么儿子不像爸爸呢?

因为他是别人家的孩子。

庆多和另一个同龄男孩琉晴,在出生时被医院护士故意调换了。

良多亲儿子琉晴被换到一个平庸的电器小商店老板家,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嬉戏玩耍,成长为一个活泼顽皮倔强的男孩。

老板一家挤在一幢破旧的房子里,前店后居,经济拮据。和良多的精英教育不同,老板爸爸除了会维修电器和陪孩子们玩耍之外,好像更关注换子的赔偿金。



印象里,日本电影要么变态得要命,要么就煽情得飙泪。

是枝裕和的电影《如父如子》,属于后者。

不是我泪点太低,影片几度令人眼眶湿润;也不是我矫情多思,是枝裕和给观众扔下很多悬疑引人深思:

富爸爸、穷爸爸,哪个是好爸爸。

富爸爸给予孩子优渥的生活,良好的教育,一个“像宾馆一样的家”,但父亲对待孩子,规矩大于宽容,教训多于鼓励,严厉多过疼爱……

这个乖巧的、以怯懦的眼神望向父亲的儿童成长到逆反期,父与子会不会出现良多与自己父亲那样的冷漠与对撞呢?

穷爸爸经济窘迫,显然无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校,甚至他自己,面对美食,面对医院的赔偿金,都难以控制自己略显猥琐的贪婪之态。

然而,这么一个在观众眼中比较失败的父亲,却懂得珍惜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重要时刻,用滑稽甚至于“不太干净”的游戏,化解了庆多对父辈的陌生和疏离,渐渐从乖巧而拘谨中释放出一个儿童应有的天真活泼的天性。

哪一个才算做是好父亲呢?

生为人父,渴望用自己的奋斗与成功成为儿子学习的榜样,这肯定没有错。但是,在孩子成长期,投入时间、精力和关爱去陪伴甚至影响孩子,也是做一个合格父亲的必修课。

影片关于血缘与亲情的处理也很耐人寻味:错换的孩子怎么才能在没有伤害的情况下回归正常家庭中?如何割舍与理顺血缘之亲与养育之情?

我曾经特别爱看央视的寻亲节目《等着我》。那些被拐卖的孩子和亲生父母家人团聚的画面令人动容,但我特别好奇的是团聚之后的故事。一纸DNA的鉴定书,真的是养与亲之间的华丽丽的分割线吗?

权衡比较,我们好像很难想象出最好最正确的答案,毕竟人的情感是世界上最复杂奇妙的事物。

640 (5).jpg

和庆多朝夕相处的妈妈紧紧搂着孩子,想通过远走高飞逃避即将来临的分离;后来因为开始对血缘亲子渐生感情,眺望着远处的万家灯火饮泣:我觉得好对不起庆多,好像背叛了他。

双方换回亲子,约定了和庆多不再见面的良多,因为无意间发现相机里被孩子偷拍的照片,终于克制不住思念,泪水决堤。那一帧帧画面,是一个孩童无法用语言陈述的默默的关注,是无声的爱的倾诉。也是那一瞬间,让良多猛然醒悟:父爱如山,其实无关血亲。

电影最温情的结局:感觉遭到父母背叛的幼小的庆多蹒跚着走在高处,隔着栏杆和绿植,良多走在地势略低的小路上,不断对孩子道歉。最后绕过隔离带,父亲主动蹲下身体放低自己,与孩子拥抱和解……

我觉得片名翻译为《如父如子》特别恰当,很多时候我们是父辈,但往往,教会如何为人父母的却是我们的孩子。

640 (6).jpg


版权声明

原创作品,未经许可,请勿转载。

发表评论